红玉古称最高贵的玉石品种正如八仙过海的故事中每个仙人各显神通红玉亦是宝石界中的佼佼者
十年前,我在一处古朴的摊位上,偶然发现了一块汉代玉洗,其白玉质地如同云端般纯净,而外表却被深红色的光辉所包裹。疑惑之余,我询问了摊主,但他仅是一脸迷茫。我心中暗自猜测,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白玉红皮?然而,无论我如何查阅资料,都无法解开这个谜团。
直到有一日,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来访,他细心地观察后,轻声道:“这是红玉。”随后,他详尽讲述了红玉的由来与演变。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除了翡翠、青石等常见颜色之外,还有着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火焰”——红色。
此后,我开始系统学习和田原生红玉、次生红玉以及和田籽料这些类型。我意识到,真正的收藏不仅是物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故事与知识。通过不断探索与交流,我对这宝石世界中的瑰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和田原生红玉,是在地质构造变化时,由炽热岩石液体冷凝成型,与铁元素共同铸就其独特颜色。而次生红玉,则是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铁元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使得原本白色的材料染上了鲜艳的绯色。此外,还有和田籽料,它们带有的皮壳各异,如同天赐的一张张画卷,每一片都承载着千年的秘密。
在现代工匠的手艺下,这些美丽的碎片被巧妙雕琢成各种图案,或许也有人称它们为“巧雕”。但古人并未将这些带有多彩皮壳的小块称作“真”的赤珠,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纯净无瑕的地 琨。在《璑》、《玄金》等古籍中,只能找到三种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大类:朱(赤)、苍(青)、白(雪),其中朱即指那神秘而罕见的情形——赤色;而《碧琼录》则将它列为五大贵重之首,仅次于黄金,无可比拟。
春节前夕,我又从熟友手中接过两只勒子,它们正是那我梦寐以求的心头好——白玉沁绿。仔细审视,每一寸肌肤都是肉眼可见且精致透明,不再是平常意义上的纹理,而是通透如水,却又坚韧如钢。这让我明白,即便我们对于那些看似完美的事物拥有足够理解力,也可能仍旧会惊喜连连,因为每一次探究,都可能揭开新的面纱,让我们的收藏之旅更加精彩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