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在珍珠资讯领域社会实践中率先攻克珍珠粉鉴别难题方法创新成为国内外首创案例
在2023年1月7日举行的珍珠粉真伪鉴定技术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朱静带领的专业团队成功通过了浙江长生鸟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珍珠粉与贝壳粉鉴别方法。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项创新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实践,对于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珍珠粉作为一种古老的美容保健品,在中国使用已有千年的历史。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化学处理后冒充为珍珠粉,其产品安全性和可信度遭到了质疑。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占世界95%以上淡水珍珠产量的宝贵产业,也导致了行业监管面临难题,因为目前尚无有效鉴别手段来区分两者的差异。
位于浙江省诸暨市,名为长生鸟公司的一家老牌生产企业表示,他们已经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该公司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相变动力学速度差异以及结合X射线衍射法进行定性及定量鉴定的方法。经过多方第三方机构多次盲样验证,该方法检测准确率达到了100%,检测限可达30%,即便是掺杂30%以上贝壳粉也能被识别出来。此项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参与会议的专家对此新方法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虽然这是一大突破,但对于那些少量掺杂贝壳粉的情况还需进一步改进。在场的人员也强调,此类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时间反复验证,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此外,药品检验所副所长陶巧凤女士认为,这项真伪鉴别方法对于制定行业标准、保障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积极作用,并将继续参与到这方面工作中,为完善和改进提供帮助。(记者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