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人红釉郎窑工艺的种类仿佛在静谧中起舞
在北京的某个安静时光里,我有幸结识了一位藏书家,他手中珍藏着一对完美无损的郎窑红碗。这对碗,清乾隆年间制作,外紫金釉内青花,装饰着精美的花卉纹样。据他所述,这对碗曾经被评定为域鉴永久保真品,每一寸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
这位藏书家的祖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获得了这对珍贵瓷器,从此,这对郎窑红碗流传至今,并最终回到国内得到了珍贵的地位置。
郎窑红作为中国名贵瓷器之一,其制作始于明代,而在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它以色彩鲜艳、釉质光泽著称,其中口沿常常露出白胎,形成独特的“灯草边”。底部则采用黑红色的釉汁流淌而成。
为了避免釉液过度流淌,工匠们会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以阻止釉液滴落。这是一种独特且复杂的工艺技巧,被世人赞誉为“脱口垂足郎不流”。
由于康熙郎窑红之所以珍贵,所以后世仿制者众多,但真正的手工艺品与仿制品相比,便如天壤之别。在2005年,一件价值236万元的大师作品甚至在香港拍卖会上成交,这件作品即便是底刻御诗,更显其价值和稀缺性。
此外,还有一件大名家杨紫卿粉彩人物渔家乐大底帽筒,由于老藏家的旧藏户出手,此件艺术品规整饱满,无论是在器形还是工艺上,都达到了极致。此外,它还拥有官窑内造的大名头衔,是真正值得收藏的一份宝贝。